第1讲耕读文明千年传承

图片1.png

1讲耕读文明千年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为推进耕读文明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农魂匠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策划了“耕读传家”系列讲座,厚植学生“大国三农”情怀,让农林教育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积极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图片2.png

耕读释义

关于耕,《说文解字》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耕是一个形声字,“耕,犁也,从耒井声”。另一种说法认为耕是会意字,“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也就是认为,耕,从耒、从井,“耒”是农具,而“井”则是田地。图片3.png

读,是一个形声字,《说文解字》解释为:“读,诵书也,从言卖声”,本义为诵读诗书经文,后引申为阅读、学习之义。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王夫之说:“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可见,古人推崇读书,不仅为了读书应举、出仕为官,同样也将其作为修身立德的重要途径。

百度百科给出这个汉语词汇的解释是指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或教学。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耕立国的国度,因此农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相当深刻的历史意义,清初理学家张履祥《训子语》有言:“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

图片4.png大自然给人类提供的物质财富是有限的,但它提供给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却是无限的。中国五千年中形成的诗经与易经、道家和儒家等丰富多元的文化,都根源于中国先民“仰则观天文,俯则察地理”的自然智慧。

耕读传家

图片5.png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既是生存之道,又是理想之途,是具体的生活情境,也是超越性的美学追求,浸润着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与人生智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人耕读的理想追求。耕是为了养学,是读的经济基础,读以耕为基础,耕以读为价值追求。唐宋之后,耕读成了当时读书人的普遍现象,甚至出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景象。

自古至今,许多家庭都把“耕读传家”作为一则重要的家规家训,用以劝勉后世子孙重视耕读,做到勤劳耕作,读书上进。第一部正式将耕读传家列为家训的是唐末五代章仔钧所作的《章氏家训》,其中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教育子孙后代要勤于劳动,读书明理。

曾国藩说:“古来世家久长者,男子需讲耕读二事,女子需讲求纺绩酒食二事。”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此生存之本。“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重视田园耕读的知识分子比比皆是,尤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等人为代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句脍炙人口,诗情画意,千百年来一直荡漾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底。

耕读文化

图片6.png耕读文化是一种以半耕半读、耕读结合为主要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观念。耕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的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是中国人的文化财富。

中国人认为,道德传家最久,其次是耕读传家,再次是诗书传家,最后才是富贵传家。“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所以,中国传统文人最大的理想就是“晴耕雨读”、“有余力、则学文”。在民间,老百姓更是推崇“耕读第”、“耕读传家”,不少人家都将“耕读传家”作为家训,代代相传。

耕读文化和耕读教育传承久远,在整个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产物,其存在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并在历史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也是培养民族道德、陶冶民族情操的重要手段。学人在“耕读”中不但能够受到书本之外的教育,更是古人躬行践履“知行合一”的体现。

传承耕读文化意义

我们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没有参加过农耕劳作的人,是不能够很好地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只有真正经历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过程,才能够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受,才能够有惜物爱物之心。图片7.png

 

 


 

 

 

 

 

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耕”不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读”也不只是为了读书应举。《法言·学行》中说:“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在辛勤劳作的同时,可以培养勤劳务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品质,感受“粒粒皆辛苦”的辛劳与不易,更有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而读书不仅可以立志、更能修身、立德,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耕读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情操,不断滋养个人道德品格,从而使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这正是耕读传家的现实意义所在。